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少成多)
Pai记者高丹
7月23日,“六十年使命续万千传奇——古代戏剧丛书编纂出版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古代戏剧系列:历时六十年的编纂工作。
《古代戏剧丛书》由郑振铎先生发起并主编。郑振铎先生计划编十集,主持前四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8年郑振铎先生不幸逝世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委会改组,吴小佑-游资源网贝尔先生继续主持编纂工作。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九集古戏丛书》,汇集了十种宫廷戏剧。此后,古代戏剧系列的出版被暂停。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代戏曲五辑》。
之一部古代戏剧集
两套古代戏剧系列
从那以后,古代戏剧系列的编纂停止了近30年。2012年,中华书局总编辑程毅中向国家古籍出版规划组提交了《关于完成古代戏曲丛书的建议》,建议将古代戏曲丛书后续部分的出版任务纳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搁置了近30年的《古代戏曲丛书》第六、七、八集的编纂出版,已列入2011-2020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计划。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声称承担了这个项目。
2014年1月,“古戏曲丛书第六、七、八集编纂启动座谈会”召开。2016年出版《古代戏曲丛书》六集,收集了清朝顺治至乾隆初年的传奇、戏曲77种,共计109种剧目;2018年出版《古代戏曲丛书》七集,收录清代康熙至乾隆传奇作品及作家戏曲55种,其中戏曲8种,总收入传奇、杂剧92种;2019年出版《古戏八集丛书》,收集了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传奇、杂剧集70种,附两种,共计81种传奇、杂剧;2020年底,《中国古代戏曲十大丛书》出版,收录了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73种传说和戏曲,共计收入138种传说和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系列八辑内页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20年,《中国古代戏曲丛书》的编纂历时60余年,最终成为十部全集。
虽然内容与郑振铎先生在之一辑序言中提到的计划并不完全一致,但该辑共收录了1193种传说、杂剧和宫廷剧,几乎囊括了中国自元末至清末最珍贵的戏曲作品,从而尽可能实现了郑振铎当年提出的宏伟愿望:“第三年或第四年,应能有1000种以上的古代戏曲供我们研究,或
捍卫填海无限心:几代人的救援与搜寻
古代戏曲丛书的开创者郑振铎先生是我国最早重视戏曲文献保护和整理的学者之一。他曾在《劫中得书记》新序中说:“除了少数人,有谁注意过小说、戏曲的书?这种‘非礼堂’古籍在图书馆很少见,我只好自己去搜。”
郑振铎还做了大量抢救和收集小说戏曲文献的工作,如《麦望关钞本古今杂剧》,收录了抗战时期郑振铎在上海“孤岛”抢救的杂剧200余种。他还和赵万里、马立安一起到宁波访书,连夜抄写《鬼录》,这些都可以说明他对戏曲文献保存的重视。在郑振铎先生等资深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过去不被重视的戏剧文献得到抢救,保存在公共图书馆。此后,戏剧文学更多地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史研究的面貌。
系列杂志内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在《悠游资源网编》一文中介绍了古代戏曲丛书编的曲折历程:
郑振铎在规划文学研究所的工作时,就把古代戏剧丛书和古代小说丛书的编纂列入了科研计划。他预见到了编纂系列戏剧资料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从事搜集资料的人和研究戏剧史的人才知道搜集资料有多难。那是辛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一点一点积累。”
郑振铎以积少成多的方式编了《系列》的前四集。1958年,郑振铎先生因飞机失事去世,丛书的编纂工作被搁置。后来,齐雁鸣和吴晓灵牵头,组成了新的编委会,继续编辑剩下的几集,最终于1964年出版了第九集。因为文革,这项工作停滞了近二十年。不仅如此,由于时事变化,已经上交出版社的手稿已经丢失,原始档案不全,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20世纪80年代,李一氓、吴晓灵等人主持出版了该系列的第五集,希望全力完成该系列的其余部分,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丛书的编纂再次中断,20多年很快过去了。
《丛书》的编纂出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发展进程。郑振铎先生是五四以来关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他主持制定了《丛书》杂志的编纂原则,即将孤本和善本一起收录,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利用这些善本,不仅为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为古典戏剧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国古典戏曲研究的名著很多,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大多得益于丛书的编纂出版。
以第十集为例看连续剧的编排
《系列杂志》每一集的编写都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以第十集为例。自1964年第九集提前出版以来,编委会就是否出版第十集进行了多次讨论。一致认为,无论是郑振铎先生的初衷还是实际需求,由于篇幅所限,第八集并未收录清代道光以后的戏文。第十集出版,系统收录晚清戏曲。
《连续剧》第十集在内容上与第八集一脉相承,主体包括清道光至光绪年间的戏曲作品。此外,由于第八集篇幅所限,还有几部乾隆时期不知名作家未收录的作品,这次收录在第十集。《全集》共收清代至光绪年间的传奇、杂剧、作家戏曲73种,附一部。
汇编所依据的原始书籍
第十集,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例如,陈聪写了一部歌剧作品集《十个玉石堂的传说》,此外还有一部短剧《悲伤的曲锋》。因此,将《悲情曲锋》附于《御史堂十传》之后,让读者对陈聪的戏曲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徐善长著有《毕昇音观系列》诗集、笔记集,以及《陀云烟》、《胭脂狱》、《涪陵仙子》、《灵瓦石》、《神山入门》、《风云会》等六种戏曲作品。清代诗歌中包含戏曲作品并不少见。因此,尽管徐善长所写的六部戏曲尚未单独编为一部戏曲总集,但考虑到清代各家集中不一的情况,以及学术界对徐善长戏曲的由来已久的称呼,将这六部戏曲统称为《毕昇银关六首》。
第十集收录的作品时期主要是清朝道光年间到光绪年间。这一时期,随着外国印刷技术的传入,出现了戏曲作品的活字印刷术。为了保持系列杂志的“古版”原则,第十集只包括刻本、手稿本、钞本和释印本,印刷版将不包括在内。
《红楼梦》内页
虽然第十集收录的戏曲作品多为清末版本,但仍有部分珍贵版本。比如纸币分别是宫传奇、麒麟阁、鹈鹕与传奇、织锦传奇、红羊劫传奇、桃花神圣化乐府、花之缘、道光智的纸币、红楼亲友资源网的故事、扶南的纸币《定风珠》。
自清中叶以来,传说和杂剧的格式和体制的严格限制逐渐被打破。比如范写的《山梦传奇》,不仅有八部戏,而且不用宫调,不走曲牌。也有很多剧的长度介于传奇和杂剧之间,如《小蓬莱十记》,其中有四部,《镜中五记》,《阎良凭证》中有八部,《其他三部》中有十部,《四部》中有十二部。《御史堂十传》中,五有十六个故事,五有八个故事。关于这些作品是传说还是戏剧,众说纷纭。所以第十集描写作品时,在剧名上并没有完全区分杂剧和传奇,而是仍然按照原著的书名来记录,原著扉页或卷首有传奇或杂剧字样的,仍然照原样记录。
在7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魏大伟对《古代戏曲丛书》全部十集的编纂出版工作完成表示祝贺。他谈到了郑振铎先生与国家图书馆的深厚渊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刘跃进介绍《古代戏剧丛书》的编纂出版情况。在出版座谈会上,全国清史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卜健、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震、商务印书馆执行馆长顾青、北京大学教授张健等20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
系列杂志十集
编辑:陈
校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