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清朝十二皇帝的皇太极)是谁
清朝人常常会想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个之一,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相比皇太极,他是孤独的,但实际上皇太极才是为清朝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皇太极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任命皇太极、岱山、阿敏、芒果台为四贝勒。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于公元1626年去世,皇太极在戴珊及其儿子岳托、萨哈连的支持下继承了汗位。皇太极即位之初,后晋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被明朝、蒙古、朝鲜孤立包围。尤其是明朝在宁远之战后成为强硬的资源网,先后修建了塔山、大凌河、锦州等重要城市。于是在天聪元年(1627年),在消除了朝鲜王朝的后顾之忧后,皇太极再次出兵征服明朝,发动了宁晋战争,遭到了袁崇焕的顽强抵抗。宁晋之战后,皇太极改变了进攻思路。无法从正面突破袁崇焕的关宁晋线,于天聪三年(1629年)由蒙古绕过袁崇焕,深入内地至明朝都城北京城下,史称“己之变”。虽然攻京失败,但皇太极借助崇祯之手,杀了袁崇焕,为明朝的灭亡扫除了一大障碍。
袁崇焕
在施展武功的同时,皇太极也非常重视法治。他提出了“以武治乱,以文教助和”的方针,大力发展法治。规定凡贝勒大臣的子女,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都要读书。他自己也努力学习汉文化,命儒官翻译汉书。此外,他废除了“同三贝勒坐南”的旧制度,改为“独坐南”,突出了可汗的独占地位,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置了都察院和力帆院,从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祭天,行皇帝之位,被尊为“宽文仁圣”,改国号为大清,改元为崇德,于是皇太极为大清开国皇帝。
洪承畴在晋松战役中被俘。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以朝鲜战败联盟,不服从命令为由,再次出兵讨伐,把朝鲜变成了自己的藩属国。之后阿济格领兵攻克皮岛,彻底解除了清朝进攻关内的后顾之忧。之后皇太极接连发动三次入口战役,在晋松战争中攻占洪承畴并投降祖大寿,一举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占领了明朝除宁远外的所有城镇。从此明朝的通关精锐尽失,宁晋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趋势。
凌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清军入关前夕猝死,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关于皇太极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清朝的官方书籍记载他死于非命,但史书中也有不少记载他“以圣弓违和”。宋金战争时,他流过鼻血,引起了很多猜疑。皇太极在位十七年。在位期间实行满汉融合,发展生产,加强兵力,为下一任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死后寺名太宗,葬于沈阳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