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分享 > 正文

当年恢复联合国地位哪些国家投了反对票

日本、菲律宾、沙特 *** 等。1971年10月25日,是中国外交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所有合法席位,包括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一决定通过了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将探讨那些投下反对票的国家及其领导人的背景与动机。

一、反对票的背景

1971年的国际政治背景复杂。在冷战的高压环境下,世界被分为了两大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中国的恢复联合国席位是一个外交胜利,也是这两大阵营力量对比转变的体现。投票反对的国家多数持有 *** 立场或与中国存在政治或经济上的分歧。

二、主要反对国家及其领导人

1. 日本

- 领导人:首相佐藤荣作

- 背景: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保持亲美反华政策,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持反对态度。

2. 菲律宾

- 领导人: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

- 背景:马科斯 *** 与美国关系密切,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持怀疑态度。

3. 沙特 ***

- 领导人:国王费萨尔

- 背景:沙特作为 *** 世界的领导者,由于地缘政治考虑和对社会主义的戒心,反对中国的联合国地位。

4. 中非地区国家(包括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

- 领导人:中非共和国总统让·贝德尔·博卡萨,乍得总统恩加尔塔·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约瑟夫·德西雷·蒙博托

- 背景: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大多数属于 *** 或亲西方阵营,对中国持保留或敌对态度。

5. 南非地区国家(包括南非、莱索托、马达加斯加、马拉维、斯威士兰)

- 领导人:南非总统雅各布斯·约翰尼斯·福歇,南非总理巴尔萨泽·约翰内斯·沃斯特

- 背景:南非当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 *** 持 *** 立场,不支持中国。

6. 西非地区国家(贝宁、加蓬、冈比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利比里亚、尼日尔)

- 领导人:如贝宁的于贝尔·马加,加蓬的奥马尔·邦戈

- 背景:这些国家的政治立场多变,部分由于受到外部大国的影响,部分因为内部政治动荡。

7. 美国

- 领导人: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 背景:尽管尼克松总统后来访问中国,改善了中美关系,但在1971年的联合国投票中,美国因战略考虑投了反对票。

三、反对的动机与后果

这些国家投反对票的主要动机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战略考虑。一方面,这些国家要保护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对社会主义阵营持有戒心。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恢复后,这些国家中的一些逐渐调整了对华政策,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改变。

1971年的这次投票不仅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胜利,也是冷战期间国际力量转移的一个缩影。投反对票的国家及其领导人,其决策背后反映了当时全球政治格局的复杂性与多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