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代出门旅游要住酒店,古代的时候叫做客栈,不同接待对象还有不同说法,比如接待他国使者的地方,各朝各代都不同,那么接待外国使者的古代迎宾馆是什么呢?唐宋时期迎宾馆的特点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接待外国使者的古代迎宾馆
中国自古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接待外国使者或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使者,历代都建有专门的迎宾馆,款待他们格外热情,给他们以“宾至如归”的感觉。
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天子所在的都城,已有专供诸侯或使者至京朝拜时食宿的“诸侯之馆”或“蛮夷邸”。
秦汉是大一统的王朝,各国的使者交往日趋频繁。南北朝时,迎宾馆始名四夷馆,用来接待外国使者,安排他们的食宿。隋唐时又改名四方馆,相当于今日的国宾馆,成为专门接待各国使者与边远少数民族政权代表的场所。元代则改名会同馆,明代沿袭。清代改名会同四泽馆,晚清改名为迎宾馆。
唐宋时期迎宾馆的特点
迎宾馆,在唐宋时得到了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一是接待外宾需分两步。
外国来宾必先到边境的港口或城市馆驿报到登记,由地方官员向朝廷通报此事并批准后,才由地方官发给“馆券”并派人陪送外国来宾至京都。沿岸州府县镇需供应食宿与交通工具,一直到送入京都的朝廷国宾馆为止。这样,沿途州府的接待任务其实是十分沉重的负担。如北宋时,高丽(今朝鲜半岛)使团来汴京(今河南开封),不仅次数多,而且每个使团人数也多,少则数十人,一般为一百左右,最多一次达293人,故接待费用甚为庞大,各地方多有怨言。苏东坡《论高丽进奉状》中谈及此事说:
“臣伏见熙宁(1068—1077年)以来,高丽屡入朝贡,至元丰(1078—1085年)之末,十六七年间,馆待赐予之费,不可胜数。两浙、淮南、京东三路(路,相当于省级行政)筑城造船,建立亭馆,调拨农工,侵渔商贾,所在骚然,公私告病。”
二是由于接待热情盛大,颜受来宾称道。如意大利旅行家马黎诺里在元朝来到中国,住在大都(今北京)达三四年之久。朝廷对他的款待使他难以忘怀,他在回国之后撰写的《马黎诺里游记》中说:“大汗(元惠宗)派大臣二人,侍从吾辈,所需皆如愿以偿。不独饮食诸物,供给我辈,即灯笼所需之纸,皆由公家供给。侍候下人,皆由官廷派出。其宽待远人之惠,感人深矣。”
外国使节参加宋代各种大典之后,宋代朝廷还派陪伴使臣与外国使者一起游览京都的名胜古迹或购买土特产。如北宋朝廷对辽国使者尤为优厚,皇帝召见后,还有许多活动,据《东京梦华录》卷6《元旦朝会》中说:皇帝召见辽国使者后的翌日,“诣大相国寺烧香,次日诣南御苑射弓,朝廷旋选能射武臣伴谢”。经过比赛,得胜者给予重奖。京都市民观者如堵。
南宋朝廷由于各种原因,对待金国使者的礼仪尤为隆重。如金国使者来京城临安(今杭州),先住在赤岸河班荆馆,朝廷派陪伴使在班荆馆设宴款待,为之洗尘。次日,坐龙舟至北部余杭门(今武林门)外税亭稍息,茶酒招待后,再骑马入武林门,直到都亭驿(今城南六部桥附近)下榻,赐被褥、钞锣(洗器)等日常用具,等候皇帝的召见。都亭驿的食宿事务,由都城临安知府举行酒食招待,并向他们讲明皇帝召见的礼仪等注意事项。次日,由陪伴使引导使者入皇宫紫宸殿拜见皇帝。皇帝召见之后,再由陪伴使陪同游览京城名胜古迹。绍兴十九年(1149年),金国使者施宜生来宋参加元旦贺礼。皇帝召见之后,他就乘游览杭州名胜之机暗中指派使团中一位画家偷偷地画了一幅临安府城地图,带回金国。这成了热情款待金国使者的宋廷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是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使者,可食宿于不同的迎宾馆。
为了尊重各国使者的不同风俗与生活习惯,使者可食宿于不同的宾馆。如南北朝时定都洛阳的北魏的“四夷馆”就有四处,以招待不同方位的国家、地区的使者的食宿生活。据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记载:金陵馆,是招待南朝使者的宾馆;燕然馆,是招待柔然、敕勒等北方诸国的使者的宾馆;扶桑馆,是招待东夷或日本使者的宾馆;俺噬馆,是招待远道而来的西边波斯、东罗马诸国的使者与商旅的。
北宋汴京,则有班荆馆、怀远驿、部亭驿等八处外事馆舍,分别接待不同国家的使者或商旅,具体情况如下:
馆名:接待任务
都亭驿:专门接待辽国使者,有房间525间。
都亭西驿:专门接待西复使者。
来远驿:专门接待蕃客(边远少数民族政权来宾)。
怀远驿:专门接待大理,南蕃、交州(今越南)等使者.
班荆馆:赐宴辽国使者。
礼宾院:专门接待回纥、于阗等使臣。
同文馆:专门接待高丽、青唐诸国使臣。
瞻云馆:专门接待蕃国使臣。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接待外国使者的古代迎宾馆,唐宋时期迎宾馆的特点”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