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分享 > 正文

贾谊才高八斗为何不得重用 苏轼一句话 将缘由说得明明白白

在汉朝文景盛世,河南郡洛阳城繁华文明的年代,贾谊,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却因一些不足之处而未能得到汉文帝的真正重用。苏轼一句“才有余而识不足”,深刻地点出了贾谊未能步入政治巅峰的原因。

1.生逢时,才有余

贾谊生于公元前200年,正值汉高祖刘邦时代,他从三岁识字,七岁能作诗,师从荀子的学生张苍,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年仅十八岁,贾谊便受到河南郡郡守吴公的器重,展现了出色的政治才干,使得河南郡成为当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的地方。这早早的政绩让他获得社会的认可,年轻时即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才华。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登基,听闻河南郡政绩卓越,将贾谊提拔到中央,将其封为“博士”。汉文帝深受其才华的吸引,频频与其交流,并赞赏他的见解。这一时期,贾谊提出了《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彰显了他的政治眼光。贾谊成为汉文帝的重要谋士,为国家政务出谋划策。

2.不忍耐,识不足

正是在这风光的时刻,贾谊的命运开始出现曲折。在公元前177年,贾谊年仅23岁,汉文帝欲提拔他为公卿,但却遭到了老臣们的反对。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等权臣反对年轻气盛的贾谊升任高位。尽管这其中明显有老臣们阻挠年轻一代崛起的成分,但亦不能忽视贾谊性格上的一些不足。

贾谊性格张扬,为人过分招摇,这一点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并不被看好。他的优柔寡断,与朝臣产生摩擦,导致他在晋升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对于一个朝臣而言,政治晋升除了个人的才华外,更需要的是稳重沉稳的性格。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将贾谊贬为长沙太傅,让他教育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这一安排被视为对贾谊的降职,让他离开了政治的核心,这也成为了贾谊一生中的低谷时期。

贾谊并没有忍耐住这样的安排,满腔的愤懑化作了他饱含深情的文学作品。他的《吊屈原赋》表达了他对逆境的不满,对遭遇的深深忧愤。三年的长沙生活,他沉浸在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身遭遇的不甘之情中,以文学的方式宣泄情感。

3.结局与反思

在贾谊返京后,虽然得到汉文帝的面谈,但由于一系列原因,包括老臣的反对、他个人性格的原因,他并没有得到朝廷中的真正重用。他被任命为梁怀王太傅,教导王子学业,这无疑是对贾谊政治生涯的一次曲终人散。

苏轼一语道破了贾谊不得重用的根本原因:“才有余而识不足”。贾谊固然有过人的文学才华,政治见解也颇具远见,但他的性格、行事风格却显得不够沉稳。政治需要的是深谋远虑,而非过于激进的举动。在与老臣的冲突中,贾谊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忍耐与智慧,导致了他的政治前途受限。

贾谊的遭遇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反思,一个人的才华虽然重要,但在政治舞台上,性格、为人处事同样至关重要。过于张扬、缺乏忍耐力的性格,可能会在政治生涯中成为致命的缺陷。贾谊的一生既是文学的辉煌,也是政治的无奈,他的遭遇值得我们深思。

贾谊才高八斗,生逢盛世,却因性格缺陷未能得到汉文帝真正的器重。苏轼的评价“才有余而识不足”点出了贾谊的局限。在政治舞台上,需要出色的才华,更需要沉稳的性格、智慧的处世之道。贾谊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其才华的高低,更关乎他的性格与智慧。或许,贾谊之所以成为后人感慨的对象,正是因为他在历史的舞台上,没有走向他应有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