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年,武则天陪同唐高宗李治在泰山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天地庆典。在那次庆典活动中,武则天很是风光,成为祭祀活动的关键人物。三十年后的696年腊月,七十三岁的武则天在神都洛阳附近的嵩山又成功举办了一次祭祀天地的封禅活动。
这次祭祀活动,武则天左右大臣、四夷酋长的簇拥下至嵩山,亲行封禅之礼。那年腊月十三日,在嵩山之巅祭天;十四日,在嵩山脚下祀地;十六日,武则天接受了群臣朝贺。武则天同时决定把嵩阳县为登封县,阳成县为告成县,免去天下百姓当年的租税等。这次活动的规模虽然远远不及三十年前的泰山活动,但是它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
我们说过,在泰山封禅之后,高宗李治曾经多次动议嵩山的祭祀活动,却没有成功。那么,武则天为什么会比较顺利地举行呢?
少林寺在嵩山脚下,它是佛教禅宗祖庭,中岳庙又是道教圣地。佛教道教兼有的地方正暗合了武则天的信仰。她对佛、道、儒兼收并蓄,从小受母亲的熏陶;在为才人时正是佛教流行的时代;在感业寺时又深得濡染;在法门寺佛骨舍利迎入东都洛阳宫内供奉时,又为舍利造金棺银椁等等。她曾经安排人马完成了《三教珠英》的汇编,是一个十足的佛教徒。她决定在嵩山祭祀天地,不单是她信仰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她要用这种信仰教化天下。同时,她把自己打造成“金轮圣神”皇帝,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天下主宰。在693年九月,694年五月,695年正月等时间节点上,武则天不断改变对自己加封的尊号,并大赦天下,给塑造出“转轮王”的佛王形象,在崇尚佛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嵩山这样一个具有浓厚氛围的佛教道教兼具之地,武则天认为是最合适的祭祀地方了。
在安西四镇收复之后,嵩山在搞庆典活动不会像在泰山那样,消耗过多的财力物力人力。684年,武则天把洛阳改为神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的地位凸显出来,嵩山便成为京畿之地。尽管692年,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领土达到波斯湾,但是,作为一个女性皇帝,武则天没有南征北战的经历,只要能够传递君权神授的意图,便于掌控天下,在什么地方举行庆典也就无所谓了。加上嵩山距离都城很近,节约经费,这岂不是更好。
在封禅这件事情上,对武则天来说,还有一个很顺理成章的理由,那就是名义上可以实现高宗李治没有完成的愿望。李治曾经多次下诏要到嵩山祭祀天地,特别是已经完全做好了683年十一月祭祀的准备,可是却离开了人世。既然丈夫带着遗憾走了,武则天就更有必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天下:我要实现他的宏愿。高宗与则天武后在生活上是情深意切的伴侣,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的帝后。高宗病逝后,武则天遵照其遗愿,命皇帝李旦运灵柩回长安,并亲自策划为其营建成气势恢宏的乾陵”。遵照高宗遗愿登封嵩山,这是顺理成章、大得臣民之心的。但在她当皇太后期间,不可能举行封禅大典。天授元年(690)九月九日成为女皇之后,她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其地位。于是,她便着手策划登封嵩山,以作为武周盛世的象征。天授二年(691)“春,一月,地官尚书武思文及朝集使二千八百人,表请封中岳”。从而拉开了女皇登封嵩山的序幕。
为了让自己的祭祀活动具有说服力,具有实效性,武则天还求助于道教的神灵。她需要将嵩山神化一番。史载,“则天证圣元年(695), 将有事于嵩山,先遣使致祭以祈福助,下制,号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天中王,夫人为灵妃。嵩山旧有夏启及启母、少室阿姨神庙,咸令预祈祭”。于是在佛光仙影的笼罩下,则天女皇登封嵩山的盛典开始了。
696年十二月初一,武则天带领满朝文武离开洛阳来到登封,开始了封禅活动。在完成各项议程后,月底前,她返回了神都洛阳。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武则天为巩固武周政权所采取的一个有一个具体措施。
对考古专家们来说,如何保护文物比如何找到文物更难,同时也更为重要。如果是对普通的文物来说,专家们经过努力,还能做到十全九美,但对于世间最珍贵的文物佛骨舍利来说,又该如何科学的永久保存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专家们一开始对此也都毫无头绪,但经过深入的研究后,确定了一整套特殊的保护方案,这套保护方案,甚至是迄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究竟专家们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1987年4月,工人们在陕西法门寺修缮佛塔时,意外的挖出了一座掩埋千年的地宫,也就是现在举世闻名的法门寺地宫。专家们在地宫中出土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其中最让世人震惊的,则是发现了佛骨舍利,即佛陀火化之后留下的遗物,也被当作是佛教的传世圣物。
能发现一枚佛骨舍利,就算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可专家们在法门寺地宫一口气发现了四枚,足以可见法门寺的地位有多高。在发现的四枚佛骨舍利中,有三枚是影骨,一枚是灵骨。灵骨是佛陀的真身舍利,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件,而影骨则是根据灵骨精造而来,以证示灵骨的永世不灭。佛骨舍利出土后,专家便召开了紧急会议,同时还从省里,以及北京研究院请来了多位专家,一起商讨该如何保护佛骨舍利,因为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首先,要确保佛骨舍利的安全,不会遗失或者被盗,因此专家们请求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给予一定的支持。
其次在自然状态下,要确保佛骨舍利不会发生变化,毕竟它在地下暗无天日的环境下埋藏了千年,突然被挖出来暴露在空气中,也就等于改变了它原来的保存环境,尤其是湿度和光照对其影响更大。专家们经过研究,确定3枚影骨的问题不大,因为它们是玉石材料的,所以可以按照一般玉器文物保存的方式进行保护。而对于唯一的一枚灵骨就不好弄了,因为它可是骨质的,说的直白一点它就是一块佛陀的骨头,所以就具有了易腐,易碎和易风化等生物的特性。
灵骨受到地宫下潮湿环境的影响,已经变得十分脆弱,另外再加上出土之后的湿度变化,一不留神就会导致灵骨中蛋白质分子断裂,进而给灵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坏。因此,专家们决定在博物馆搭建了一处和地宫湿度相同的小环境,以保证灵骨不会翘曲,不会开裂,不会霉变,不会酥解。更重要的要无损色调和外观,也就是说,它出土时候是什么样,保护后就是什么样儿。专家们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下,利用显微镜对灵骨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它的外侧有个芝麻粒大小菌斑。专家们推测,可能是最初的时候受到了霉菌感染,不过并无大碍,利用75%的酒精消毒,就能抑制霉菌的扩散。
最后专家们还对灵骨进行了脱水,即将其浸泡在特殊的乙醇溶液中,利用乙醇的脱水原理,与灵骨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极易挥发的乙醚或乙烯气体,进而实现灵骨脱水的同时,还能保持原始形态,即保持色泽不变,形状不变,什么都不变。
在专家的努力之下,灵骨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因为它太难得,太珍贵,太唯一了,是一件不可复制的文物。因此,它的保存也比任何文物都要重要,还好专家们做到了,文物专家真可以称作是文保之神。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