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外界正是胡蜂最多的时候,胡蜂太多,对我们养殖蜜蜂危害很大。有的蜜蜂会因为胡蜂的危害而逃跑。有的蜂群被胡蜂危害,蜂王也会因此停止产卵,然后逃跑。胡蜂如果冲进蜂箱内,也有可能会造成蜜蜂为了保护蜂王而围死蜂王,蜂群没有了蜂王就无法繁殖发展,如果不注意观察,蜜蜂甚至会因此而灭群。虽然有时候蜜蜂能把胡蜂围死,但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那么如何防止胡蜂来危害蜜蜂呢?
我们可以自制“防胡蜂片”,类似于蜂王防逃片一样,但是蜂王防逃片有时候会阻碍蜜蜂进出,因为蜂王防逃片的孔太小,能防治蜂王飞出去,蜜蜂能出入,但是如果在花粉多的时候,会把蜜蜂所采的花粉刮掉。小编曾经也是用蜂王防逃片,在外界花粉多的时候,蜜蜂采花粉回来,会把一些花粉刮掉,不是所有花粉都能刮掉。而且使用蜂王防逃片的话,也会影响蜜蜂进出躲避胡蜂的速度。自制胡蜂防逃片可以把防逃片的孔开大一些,胡蜂的体型较大,开大一些能防止胡蜂冲进蜂箱内就行了。
也可以使用药物防治,现在有一些药物可以灭杀胡蜂,当胡蜂来捕食蜜蜂时,使用网兜套住胡蜂,等待天快黑时,将药物涂抹在胡蜂的尾部上,将胡蜂放飞归巢,据说一群胡蜂只要有几只胡蜂被涂药,就可以灭杀整群的胡蜂。一定要在傍晚时放飞,放飞太早怕涂了药的胡蜂会飞向我们的蜜蜂。但是使用胡蜂药也需要注意,因为现在有养殖的胡蜂,所以要特别的注意。
民间有句老话:秋天莫惹胡蜂。
秋高气爽,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需要特别注意防范胡蜂的伤害。
手机拍摄:黑盾胡蜂。体长21mm。胡蜂中最迟冬眠的胡蜂
说真的,经常拍摄蜜蜂和一些常见小型胡蜂(如棕长脚蜂,黄长脚蜂),还没有畏惧过。但有一回在用百微镜头近距离拍摄一只停在树桩上的黑尾虎头蜂时,它突然起身飞起,贴着我耳边“嗡”的一声飞过时,刹那间,我的头皮都麻了。
近距离拍摄停在树桩上的黑尾虎头蜂
高中时住校办农场,看到陈姓同学被一只胡蜂叮过的样子。那只胡蜂的尾针,从同学的腰部扎透军用腰带(70年代军人用的针织款)螫入,螫口如同铜钱孔一般,至今记忆犹新。
10年10月中旬,山城本地论坛驴友上了则消息,说是一位资深驴友,在山城陈大碧溪一带山里随队行走时,受到胡蜂的攻击,救治无效而不幸身亡。帖子里没有说明,是因何原因引发了胡蜂的攻击,也没有说明是受到来自筑巢在树上,或是崖壁上,或是地底下的哪种胡蜂攻击。
手机拍摄:胡蜂
山城陈大瑞云山的马背山的一侧,左边有条通往山顶去的小道,平常上去的人不多。山顶处有座小庙。在离小庙不远处的山道边的地底下,筑了个黑尾虎头蜂的巢。发现的时候是那年的秋季10月。巢穴出入的洞口不小,进进出出的黑尾虎头蜂也不少,不知这地底下的蜂巢有多大。
黑尾虎头蜂,蜂巢筑于地下
这是我之一次遇上这种大型胡蜂的巢穴。知道这秋季的10月,还真不能太靠近的去拍摄它,招惹它。只是用变焦镜头200mm端,远远的拍摄着。即便是这样,也是引起了黑尾虎头蜂的警觉。当察觉到巢穴洞口处,有只黑尾虎头蜂反常的直盯着我们,洞口里面些也似乎有几只黑尾虎头蜂集结的时候,知道这是不能再拍摄下去了,连忙轻声招呼伙伴们,轻手轻脚的赶紧走人。
巢穴洞口警觉的黑尾虎头蜂
其实,胡蜂除冬季外,差不多全年可出没于低海拔的山区,若不骚扰蜂巢,是很少会主动攻击人类的。但进入秋季后,这个情況就会出现明显的改变。此时的胡蜂因为要护养最后一批承担着繁衍下一代使命的蜂后,以及准备冬眠所需要的食物等缘故。胡蜂就会扩大活动范围,同时它们也会变得异常凶悍。在这个季节里如果冒然的接近蜂巢,就有可能被蜂群攻击螫咬。故而有“秋天莫惹胡蜂”一说。
泥壶胡蜂,捕食幼虫作为幼蜂食物
胡蜂(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俗称:马蜂。有毒性较强的螫针,是捕食性蜂类,能捕食蜜蜂以及其他小型昆虫。胡蜂是群居性的昆虫,并以筑巢为生。大型胡蜂的蜂巢复杂且巨大。小型胡蜂的蜂巢像一个倒挂的莲蓬。
手机拍摄:黄长脚蜂的蜂巢,像一个倒挂的莲蓬
大型胡蜂(虎头蜂)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华大虎头蜂,黑尾虎头蜂,黄腰虎头蜂等。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毒性也较强。
中华大虎头蜂,又称:中国大虎头蜂。体长39-50mm,中国体型更大的虎头蜂(雄蜂较小)。中华大虎头蜂,性情凶猛,毒性强。蜂群攻击性较强,亦有螫人致死的纪录。是世界五大毒蜂之一。雌蜂筑巢于树洞,土穴里。
手机拍摄:中华大虎头蜂,是中国体型更大虎头蜂,也是世界上五大毒蜂之一
黑尾虎头蜂。体长26-38mm。是体型第二大虎头蜂。黑尾虎头蜂,筑巢于土穴、石穴或树洞中,飞行时声响大。常出现在其它弱小蜜蜂或长脚蜂巢近处,抢食蜂蛹,幼虫。也喜欢吸食掉落的莲雾,龙眼,水梨的腐果。
手机拍摄:黑尾虎头蜂,体型第二大虎头蜂
黄腰虎头蜂。又称:黄腰子。体长25-29mm。是体型第三大虎头蜂。黄腰虎头蜂,到了冬天所有黄腰虎头蜂家族成员自然死亡,仅剩下雌性蜂王和卵越冬。因而到了秋季,相对其它胡蜂,黄腰虎头蜂更具有攻击性。加之筑巢多半建在较低矮的树枝上,屋檐窗台下,为都市或市郊最常见的种类。因而更需要多加留意防范。
黄腰虎头蜂,体型第三大虎头蜂。秋天更具有攻击性的胡蜂
其它常见的胡蜂(马蜂)有:棕长脚蜂,黄长脚蜂,泥壶蜂等。攻击性与毒性不如虎头蜂强。
棕长脚蜂。又称:棕马蜂。体长22-40mm。触角皆黑色,体色红褐色具强烈光泽。棕长脚蜂,飞行时翅膀震动的声音很大,除冬季外,常见的一种胡蜂。
手机拍摄:棕长脚蜂。又称:棕马蜂
黄长脚蜂。又称:陆马蜂。体长18-23mm。黄长脚蜂,喜欢访花。习惯筑巢于树枝屋檐下,蜂群外出捕食时,会留下一只(或数只)蜂守巢护卵。常见。
黄长脚蜂,喜欢访花
手机拍摄:黄长脚胡蜂,守巢护卵
泥壶胡蜂,別名:黑蜂。体长约25—30mm。泥壶胡蜂,成虫于夏、秋季较常见。雌虫会于水域旁吸水,再到干泥土地上和土成泥球,然后飞到墙壁筑巢,巢为酒壶状。完成后会捕捉幼虫入巢、产卵,最后再将泥球封闭巢口,以防天敌。攻击性不如虎头蜂强。但在筑巢繁殖期间防卫性強,远离它就不会有被攻击的危险。
泥壶胡蜂,捕食幼虫作为幼蜂食物
有看过关于消防人员配置着整套专业工具清除胡蜂的电视报道。这清除胡蜂的事还真不是一般百姓能够自行做的。也许,一般的民间装备对付蜜蜂、野蜂还行,但面对强悍的胡蜂,还是心存畏惧,以防护为上策。这可不是有胆没胆的问题,切不可逞一时之勇。秋天莫惹胡蜂。
拍摄地点:福建三明,绿道